洗车行业的发展在近几年进入了一个不断颠覆又重塑的动态过程,在创业者的不断助推下,我们看到了洗车行业的更多可能,也看到了一些荣耀和失败。
自2014年下半年开始,汽车后市场逐渐成为创业者眼中的“蓝海”。
洗车凭频次高、价格低、门槛也相对较低等特点,使得大批创业者和投资人纷纷聚焦于此,不少人认为洗车是汽车后市场的入口而疯狂涌入。
但是好景并不长,一些曾经知名的上门洗车企业普遍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,甚至有好多家暂停了洗车业务,这时距离最猛烈的上门洗车热潮期才不到一年时间。随着众多O2O公司在洗车领域的受挫,上门洗车一度被质疑商业模式不成熟和盈利艰难,甚至有人认为是伪需求。
有专家表示,假如这种服务不能让用户省心和省钱,那么这种需求就是伪需求。换言之,用户并没有形成消费的刚需,而企业硬生生地通过烧钱补贴来改变用户的习惯,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就是伪需求。
上门O2O企业试图用钱把原本一个非高频的服务烧出看似高频的状态,这里我们曾看过1元甚至0元洗车一度风靡。但习惯非一天所能改变,一旦烧钱补贴结束,那些因为烧钱聚集起来的用户,会立刻逃离到另一个O2O平台或者线下。
据新京报的报道,“我爱洗车”每洗一台车,亏损高达189元。按此计算,网络洗车的低价打法只有达到每天接4000单,才能跨过生死门槛。而这几乎是天方夜谭。
过去十几年电商的发展是将原来的线下业务搬到了线上,放大了辐射范围,实现了交易层面的电子化,抓住了用户的痛点,是刚需。
今天的洗车业务仿佛是“照搬”当年的电商发展模式,但用户不必非要在家洗车并且绝非刚需。相比上门洗车在小区直接清洗,洗车场所有稳定的服务场景,而且有更全更专业的洗车设备,更适应于用户的需求心理。
业内人士表示,对传统行业而言,互联网时代的颠覆是一种全流程的颠覆,是一种完全以用户为中心的开放体系,从前端研发到后端营销、从组织内到组织外,所有一流资源都为满足用户的需求展开创造。
因此,要想从需求端出发去优化整个行业运营流程,就必须把需求端的需求精准传递到“生产端”,推动行业进行结构性的调整。
以目前行业出现的智能洗车机为例,虽然也有资本的参与,但却是理性健康的。最根本的是,它从用户使用场景切入,构建专业科学的洗车模式,依托于人工智能、互联网等等新兴技术,为人们推出了高效便捷的洗车服务,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,成为与用户持续互联的“活触点”,实现供应与需求不断融合。
一个行业的发展总是需要人们从不同的维度进行想象和建构的。
时到今日首先要明白,用户的需求是一切变化的本质,行业的重构要从经营“商圈”转到经营“人圈”、从经营商品转到经营用户上来,才是长久发展之道,智能洗车机的出现即给行业做了很好的示范。
扫码添加
官方微信客服